試圖整理了音樂劇中的歌曲類型以及這些歌曲該擺放的位置、希望能弄清楚一齣「佳構」的音樂劇常用的套路或邏輯。每一本書都會告訴讀者這種分類法絕不會是藝術創作的「方式」,但我想會是研究路途的好出發點,當然這樣的筆記整理含有許多筆者的主觀、也會有個人的盲點或誤解,歡迎討論與補充。
一般常見正規規模的音樂劇會分為上下半場、各約9-10首歌,整齣戲約16-22首不等的音樂劇曲目即可組成兩到三小時的完整演出。
-----
【若按照歌曲的演唱人數來分類】
□獨唱、獨唱墊合唱:焦點明確,通常是主角或重要配角才會分配到
□對唱、合唱:延展性、變化性高。
□重唱、群唱、齊唱:張力最高,常出現在開頭與結尾
群唱
-----
若按歌曲的型態分類:□歌謠(Ballad)-主題、角色感情等描寫為重點
□對話式/情境式歌曲 (Coversational/Scenic)-將故事情節、場景推進為重點
□詩歌(Epic)
□秀曲/技巧曲 (Gimmick)-百老匯音樂劇特色,娛樂驚喜性為最重要指標
□舞曲/舞碼(Dance number)-音樂與舞蹈為重點,歌詞可能只有作為引子、過橋甚至不出現
□配樂
技巧曲
對話式/情境式
-----
若按照歌曲的結構動機來分類:
(Bob Fosse提出此分類法,但他的第三類並非I do歌,而是New song,意旨不符合前二類都屬第三類)
□我是誰之歌(I am)-描述角色、場景設定(不一定是角色本人唱)
□我想要之歌(I want)-表達角色最原始動機與最終極目的
□我行動之歌(I do)- 交代動機之下的行為與後果
*或有另一種分法為:轉變之歌;領悟之歌;決定之歌
典型的I want 歌曲
-----
若按照演唱角色來分類:
□說書人
□主角王道之歌
□情歌/非典型情歌
□惡人頌(特別是迪士尼音樂劇中常出現)
□甘草配角之歌
□朋友、家庭之歌
□群眾之聲
□神音、回憶、靈魂、腦內音
□惡人頌(特別是迪士尼音樂劇中常出現)
□甘草配角之歌
□朋友、家庭之歌
□群眾之聲
□神音、回憶、靈魂、腦內音
十首迪士尼惡人頌
甘草配角之歌
若按歌曲對觀眾的作用效果來分類,可分為
*此類別與"我是誰之歌"與"我想要之歌"有高度相關,但描述角度更著重於觀眾之反應
□建立:通常為I am song,觀眾要在曲後得知「遊戲規則」「時空背景」「角色設定」
□展開:通常為I want song,觀眾會在曲後認同角色、並希望知道角色後續發展
□舒緩:讓觀眾在泱泱大歌後緩口氣、舒緩劇情緊繃節奏
□發笑:類似舒緩、但搞笑目的明確
□衝突:透過正反立場創造張力、緊張、懸念
□震撼:通常配合燈光舞台效果創造排場、華麗、驚奇景觀
□感動:基本故事核心與價值之展現、觀眾為之認同、共鳴、感動、療癒
衝突
-----
□序曲(Overtune) :較傳統、早期的音樂劇開場形式,會將整齣劇的音樂動機放入一首大曲
□開場曲(Opening Number):常為"I am"、"建立"之歌曲類型
□第一個轉折:通常發生在I want song前後,約上半場開始後二十至三十分鐘內
□上半場終曲:為了製造懸念、通常會以張力高的曲子(衝突、多人合唱、領悟之歌等類型)作為□上半場結束
□下半場開場:通常會與整齣劇開場曲呼應
□下半場高潮(Eleven O'clock song):發生在下半場約3/4處
□終曲(Finale):重述主題、交代結局
-----
重點參考書目
Elements of a Musical by John Kenrick(Copyright 2000, Revised 2003)The Musical: A Look at the American Musical Theater by – May 1, 2000
#請別碎念我的參照格式了我真的很懶得回去翻APA
□下半場高潮(Eleven O'clock song):發生在下半場約3/4處
□終曲(Finale):重述主題、交代結局
序曲
典型音樂劇開場
下半場高潮歌(Eleven O'clock Song)
重點參考書目
Elements of a Musical by John Kenrick(Copyright 2000, Revised 2003)The Musical: A Look at the American Musical Theater by – May 1, 2000
#請別碎念我的參照格式了我真的很懶得回去翻APA